亚洲午夜精品在线_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邪态动恶图27期gif

 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成果 - 理論天地

 
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基本內容
 

  

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開創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創造性地總結和提出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這一思想是新時期軍隊和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依據和指導方針。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內容極其豐富,從宏觀上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

  一、闡明了新時期加強軍隊建設的根本依據

  鄧小平闡明的新時期必須加強軍隊建設的根本依據,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人民軍隊的性質。軍隊是國家政權的主要成分,誰想奪取國家政權并想保持它,誰就應該擁有強大的軍隊。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鞏固無產階級政權和保衛社會主義制度,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保持我軍的無產階級性質,使我軍永遠是一支在中國共產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鄧小平明確指出:“這個軍隊永遠是黨領導下的軍隊,永遠是國家的捍衛者,永遠是社會主義的捍衛者,永遠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04頁)。面對改革開放和復雜環境,特別是在國內外各種敵對勢力妄圖改變我軍性質的情況下,加強政治建設,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對于始終不渝地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粉碎國內外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陰謀、鞏固國家政權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必須更好地履行我軍的根本職能。我軍是一支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對外反侵略、對內反顛覆是我軍的根本職能。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要使我軍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能,必須加強自身建設,有效地提高我軍的戰斗力。早在1978年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就指出:“這次會議著重研究和解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提高我軍戰斗力的問題。”(《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13頁)正是根據鄧小平的有關論述,中央軍委連續在1988年、1989年和1990年的三次擴大會議上,都強調要把提高戰斗力作為軍隊建設和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而為我軍建設指明了正確方向。

  3.必須適應軍隊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性轉變。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形勢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鄧小平正確把握國際戰略形勢發展的總趨勢,及時地作出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的正確論斷,為我軍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奠定了理論基礎。他指出:“冷靜地判斷國際形勢,多爭取一點時間不打仗還是可能的。在這段時間里,我們應當盡可能地減少軍費開支來加強國家建設。”(《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85頁)在鄧小平主持下召開的1985年的軍委擴大會議上,作出了軍隊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的重大決策。軍隊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的實質,就是要充分利用今后較長時間內大仗打不起來的和平環境,在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的前提下,抓緊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以現代化為中心的根本建設,提高軍政素質,增強我軍在現代戰爭條件下的自衛能力。

  二、確立了我軍“三化”建設的總目標

  鄧小平根據新時期我軍肩負的歷史使命,為我軍確立了“三化”建設的總目標,即“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95頁)。

  1.加強革命化建設,確保我軍政治上永遠合格。鄧小平深刻地分析了新時期我軍面臨的復雜環境,對加強我軍革命化建設,給予了極大的重視。他在接見首都戒嚴部隊軍以上干部時的講話中指出:“處理這件事對我們軍隊是一次很嚴峻的政治考驗,實踐證明,我們的解放軍考試合格。”“我講考試合格,就是指軍隊仍然是人民子弟兵,這個性質合格。”(《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03頁、304頁)鄧小平對于如何加強我軍革命化建設、確保我軍政治上永遠合格的問題,一方面要求我軍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發揚優良傳統,使政治工作在新的條件下發展提高;另一方面要求我軍深入開展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教育,切實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2.以現代化建設為中心,努力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鄧小平指出:“現在我們一定要承認我們的科學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差很長的一截。要承認我們軍隊打現代化戰爭的能力不夠。”(《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61頁)這就指明了現代化水平不高是我軍的薄弱環節。鄧小平進一步提出:“我們一定要在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改善武器裝備,加速國防現代化。”(《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95頁)“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要辦各級學校,經過訓練,使軍隊領導干部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現代戰爭知識”。(《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40頁、41頁)對體制編制的現代化問題和軍事科學理論研究工作,鄧小平也非常重視。

  3.加強正規化建設是搞好革命化、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在強調加強革命化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鄧小平深刻闡明了我軍加強正規化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對如何加強我軍正規化建設的問題,鄧小平特別強調要通過努力完善各種法規制度,來進一步提高我軍的正規化水平。進入新時期以來我軍在完善法規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顯著的成效,明顯地減少了工作指導上的主觀隨意性,提高了我軍的正規化水平。

  三、指出了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

  鄧小平關于新時期軍隊建設的思想,不僅為我軍確立了“三化”建設的總目標,而且明確指出了注重質量建設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必須著重解決好以下三個問題:

  1.軍隊建設必須服從國家建設大局,與經濟建設相適應。軍隊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的首要任務,就是逐步理順軍隊建設的內部、外部關系,特別是處理好軍隊建設與國家建設的關系。鄧小平指出:“現在需要的是全國黨政軍民一心一意地服從國家建設這個大局,照顧這個大局。這個問題,我們軍隊有自己的責任,不能妨礙這個大局,要緊密地配合這個大局,而且要在這個大局下面行動。”(《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99頁)對于在服從國家建設大局的前提下,如何搞好軍隊建設的問題,鄧小平一方面提出軍隊要“忍耐”,“軍隊裝備真正現代化,只有國民經濟建立了比較好的基礎才有可能。”(《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28頁)另一方面又明確指出這種“忍耐”是積極的,絕不是消極的,要求我們立足現有條件,努力做好各項工作,絕不能降低我軍的裝備水平和忽視人員素質的提高。這些論述深刻地反映了鄧小平關于軍隊建設必須在忍耐中積極求發展的基本思想。

  2.軍隊建設必須在改革中前進。鄧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僅經濟、政治,還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業。”(《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7頁)根據鄧小平的有關論述和指示,中央軍委于1988年制定的《關于加快和深化軍隊改革的工作綱要》提出:軍隊改革的總任務,就是要建立適應國際戰略環境,適應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防建設需要、適應現代戰爭要求的軍事體制和運行機制,把我軍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鄧小平對我軍改革的重點和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作出一系列重要的理論闡述。他一方面強調現階段我軍必須把搞好體制改革作為一個重點問題來抓,另一方面,他要求軍隊改革必須積極而穩妥地進行,強調“膽子要大,步子要穩。”(《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8頁)

  3.軍隊必須減少數量,提高質量,增強戰斗力。早在1975年他就指出“現在,好多優良傳統丟掉了,軍隊臃腫不堪。軍隊的人數增加很多,軍費開支占國家預算的比重增大,把很多錢花費在人員的穿衣吃飯上面。更主要的是,軍隊膨脹起來,不精干,打起仗來就不行。”(《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頁)鄧小平還進一步指出精簡軍隊與提高戰斗力的關系,他說:“軍隊要提高戰斗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消腫’不行。”(《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85頁)對于我軍如何減少數量、提高質量的問題,鄧小平著重強調了三點:一要進行體制編制整頓,從體制、編制上解決“腫”的問題。二要把精簡軍隊與體制改革結合起來,通過體制改革來克服我軍存在的一些弊端,有效地提高戰斗力。三要通過健全各種制度來精簡軍隊。實踐證明,只要認真貫徹落實鄧小平的這些基本要求,就能夠通過減少數量、提高質量來保證我軍戰斗力的不斷增強。

  四、提出了新時期軍隊建設必須采取的全局性措施

  為了確保我軍“三化”建設總目標的實現,鄧小平在全面總結我軍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未來戰爭的要求和我軍現階段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從理論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關乎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舉措:

  ——把教育訓練擺在戰略位置。1975年,他強調“要把訓練放在戰略問題的一個重要位置上”(《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1頁)。1977年鄧小平再次復出后,在當年8月召開的軍委座談會上,又專門以《軍隊要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為主題作重要講話。以后他又反復強調這個問題。在鄧小平這一思想指引下,全軍形成了共識,形成了制度,教育訓練出現了新局面。

  ——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治軍人才。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關鍵在人才,人才培養的關鍵在教育。他提出要通過辦學校解決干部問題。在他主持軍委工作期間,先后四次召開全軍院校工作會議,研究解決加強院校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理順了初、中、高三級培訓體制,形成了具有我軍特色的院校體系,把我軍院校建設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依法建設和管理部隊。根據鄧小平的意見,1977年軍委會議制定并通過了9個決定、條例,內容包括教育訓練、武器裝備、編制體制等許多方面。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一段時間,在鄧小平領導下,先后制定頒發了60個軍事法規。法規建設是一項基礎建設、長遠建設。鄧小平主持制定的一整套法規制度,是長期指導和規范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法典,是新時期治軍的依據,同時也為我軍依法建設和管理部隊開辟了道路。

  ——恢復發揚我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軍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一種無形的戰斗力和無價的精神財富。對此,鄧小平格外珍視,并從中提煉概括出“五種革命精神”,號召全軍予以發揚。直到黨的十四大前夕,他還一再諄諄囑咐全軍要發揚優良傳統,保持老紅軍的本色。按照鄧小平的要求,我軍始終保持著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優勢。

               來源:《北京黨史》 (作者:季 明  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成果
棗莊黨史
棗莊史志
電話:0632-8685016
地址:山東省棗莊市光明大道262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632) 8685016
E-mail:zaozhuang@dfz.cn
備案證編號:魯ICP備14011134號
備案信息查詢:https://beian.miit.gov.cn/#/Integrated/index
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2022 版權所有: 棗莊黨史史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