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臺兒莊大戰紀念館中增添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大戰中發揮巨大作用內容的調研報告
安 鋒
在實地察看了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布展情況,并與臺兒莊大戰紀念館負責人和臺兒莊大戰研究會相關專家座談進行深入交流探討的基礎上,我們圍繞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大戰中發揮巨大作用的問題查閱了大量文獻和史料,經認真梳理、分析研究,形成此報告。
一、臺兒莊大戰概況和歷史作用
臺兒莊大戰又稱臺兒莊大捷或血戰臺兒莊。臺兒莊戰役從1938年3月14日開始至4月7日結束,共分三個階段,臨沂阻擊戰、滕縣保衛戰和臺兒莊大戰。整個戰役消滅日軍1萬余人,擊毀坦克30余輛,繳獲大炮50余門、步兵炮77門、戰車40輛、輕重機槍31挺、步槍萬余支。臺兒莊大捷是國民黨的正面戰場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團結抗戰的結果,是抗戰以來國民黨正面戰場取得的最重大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增強了全國軍民奪取抗戰勝利的信心。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實現了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目的,為開辟敵后戰場創造了條件,增強了堅持抗戰勝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有國軍正確運用正確的作戰方針、發揚不怕犧牲的報國精神,有中國共產黨在戰略上的積極謀劃、戰術上的積極配合,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敵后抗日武裝在敵后進行牽制、與正面戰場密切配合,有廣大民眾積極支援前線等多種因素構成。
二、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大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一是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大戰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整個戰役中,表面上都是由國民黨軍在組織大型會戰,但是中國共產黨在戰役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不容置疑,不可磨滅的。衡量一個政黨和軍隊在戰爭中發揮作用的標尺,不能只看其打了多少勝仗,殲滅了多少敵人,更要綜合起來看,包括戰略方針的謀劃、配合,敵后武裝力量對日軍力量的牽制,地下工作者對前線的情報傳遞,還有對前線戰場的軍需物資的支援等等。中國共產黨于民族危難關頭挺身而出,他們是帶領中國人民奮起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最早宣傳者、動員者和最堅決的抗擊者。中國共產黨倡導、促成、維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團結凝聚全民族抗戰力量的杰出組織者、鼓舞者和堅強的政治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戰略總方針的提出是保障戰爭勝利的前提條件。中國共產黨領導開辟了廣大敵后戰場和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據地,黨領導的人民武裝逐步成為整個抗戰的有生力量、中堅力量和主力。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抗戰過程中,脫下長衫走向群眾、深入群眾、動員群眾、武裝群眾、依靠群眾,用先進的思想和理念教育群眾,和人民群眾水乳交融、保持血肉聯系,把人民群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凝聚起來,使整個民族團結起來,形成了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的偉大的抗戰精神,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目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有關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沒有發揮較大作用的言論和認識,恰好說明了他們不了解史實,更不了解整個抗戰勝利的真正原因,對我們黨和國家的發展歷史沒有深入探知和理解。
二是中共高層的戰略配合有利的促進了戰爭的勝利。臺兒莊戰役是國共兩黨合作完成最好的一次戰役,從國共兩黨高層的戰略配合上講,共產黨幫助國民黨制定實施戰役的作戰方針。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中國共產黨人就對中國軍隊的作戰方針進行了研究和論述。1936年7月,毛澤東曾經指出:“我們的戰略方針應該是,使用我們的主力在很長的變動不定的戰線上作戰”,而不能“集中兵力在一個狹小的陣地上,作消耗戰的抵抗,”以避免“我軍失掉地理上和經濟組織上的有利條件”。1938年2月,毛澤東進一步指出:“根據過去7個月的作戰經驗,在軍事上我們如能運用運動戰、陣地戰、游擊戰三種方式,相互配合,必然使敵軍處于極困難地位”。毛澤東的論述,從客觀上把握了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的作戰特點和規律,對國民黨制定戰略和戰役的作戰方針,有著重要的影響和積極的作用。1938年初,平津陷落,滬寧失守,日軍欲合圍徐州,企圖實現迅速滅亡中國的狂妄野心。徐州會戰勢在必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參謀長白崇禧奉命到徐州協助李宗仁指揮作戰,臨行之前,請共產黨人周恩來、葉劍英一起商談制定津浦戰場的作戰方針。周恩來建議:“津浦線南段,采取以運動戰為主、游擊戰為輔的聯合行動,馳騁于遼闊的淮河流域,使這里的日軍時刻受到威脅,不敢冒然北上支援南下日軍;徐州以北,采取陣地戰與運動戰相結合的方針,守點打援,以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黨史研究》1985年第五期《周恩來與抗戰初期的統一戰線》一文)。”白崇禧對此建議非常贊賞,后協助李宗仁指揮時基本上采納了這個策略,促成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中國共產黨人的正確建議,對制定正確的作戰方針,奪取臺兒莊戰役的重大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三是中共抗日武裝的配合作戰牽制了日軍力量,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隊在臺兒莊戰場的正面作戰,為臺兒莊戰役勝利做出了較大貢獻。他們通過破襲鐵路、公路,襲擊敵據點和運輸部隊,動員組織群眾慰勞軍隊,抬擔架救護傷員,運送軍需物資,當向導偵查敵情等,不但幫助各參戰部隊解決了具體困難,而且以高昂的愛國熱情和無數動人的事跡,極大地鼓舞了廣大官兵的士氣。
四是中國共產黨利用臺兒莊大戰的成果鞏固了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臺兒莊大捷后,周恩來發表廣播講話,在新華日報頭條位置刊登。周恩來派青年記協的同志深入臺兒莊抗戰前線進行采訪,召開座談會,討論臺兒莊戰役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問題,座談形成的建議得到國民黨高層的重視。在毛澤東撰寫的《論持久戰》中提到臺兒莊13次,通過剖析臺兒莊戰役來分析整個抗日戰爭。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對日后的抗日戰爭指明了方向。
五是戰役中中國共產黨各級地方黨組織的積極配合也是臺兒莊戰役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共地下黨的重要情報對李宗仁下決心組織會戰起了一定作用。中共北方局在天津設立的直屬聯絡局,是專門搜集日軍軍事情報的機關。1938年春臺兒莊戰役前,直屬聯絡局的人員謝甫生得到日軍一個師團的人員編制、軍官名錄、武器裝備及軍事部署等重要情報,按照上級黨組織指示,謝甫生設法將該情報送給指揮臺兒莊戰役的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為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戰后,李宗仁特致電謝甫生高度贊揚了他對臺兒莊大捷作出的特殊貢獻。
三、關于在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增添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戰役中發揮巨大作用內容的建議與對策
一是要加強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大戰發揮重要作用的專題研究。有關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戰役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研究目前來說比較少,缺乏權威而且系統的研究。而且社會上對臺兒莊戰役國共兩黨所發揮的作用認識出現偏差,認為國民黨是正面戰場作戰,淡化了中國共產黨發揮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沒有根據史實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價。民族危難關頭,中國共產黨挺身而出,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重新煥發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戰斗力,重新恢復了中華民族的自尊和自信,這是一種擔當的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取得抗戰勝利的精神動力,更是我們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建議動員黨史、軍史、檔案、高校、社科等各方力量加強對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專題研究。
二是建議籌建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大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專題展室(館)。目前臺兒莊大戰紀念館中僅是從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作戰的角度來展示當年臺兒莊戰役的壯烈,并沒有展示中國共產黨在大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的展館,對中國共產黨在大戰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也沒有詳細地展出。盡管在解說詞中對國共兩黨戰略合作有所提及,但也缺乏實物和歷史圖片資料來與之相對應,不能夠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大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建議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向有關部門寫出詳細報告,提出建設展示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大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專題展室(館),來詳細系統展示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大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從現在開始規劃并且征集相關史料和文物,一直到2021年“七一”前,利用近2年時間完成,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三是建議臺兒莊黨史研究部門與臺兒莊大戰紀念館聯合申請建設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專題展館。鑒于目前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展陳場地缺乏的現狀,可以在申請建設黨史館與方志館同時,聯合申請建設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專題展館,做到一館多用,這樣既能解決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展陳場地緊張的問題,又能解決黨史與史志無館的現狀。
四是對于解決有關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大戰中相關文物及圖片資料缺乏問題的建議。當前有關抗戰文史資料的征集,受社會環境影響,難度比較大,黨史部門有較強的社會公信力,征集文史資料相對有優勢。建議由臺兒莊大戰紀念館研究確定展覽脈絡主線,確定所需具體資料,與黨史部門聯合,動員社會各方力量,收集整理有關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戰役中有關文史資料。
五是建議加強對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大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宣傳教育。抗日戰爭是在國共兩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進行的一場全民族的英勇抗戰,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歷史地位不可否認。廣大的民眾,尤其是青少年應該全面知曉這一史實。建議加強對中國共產黨在臺兒莊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宣傳教育,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并從我們黨偉大的抗戰歷程中汲取營養,尋找精神動力。建議通過建設專題展館形成黨性教育基地,將我們黨的革命精神與傳統發揚光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作者為中共棗莊市委黨史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