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午夜精品在线_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邪态动恶图27期gif

 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成果 - 專題研究

 
杜新法口述歷史:保障能源供給 推動新能源發展
 

  

杜新法口述歷史:

保障能源供給    推動新能源發展



【人物介紹】

杜新法,1973年3月生于山東嘉祥。1993年9月考入山東工業 大學 ,就讀于電廠熱能動力專業。2001年9月至2004年7 月,在山東大學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學習,碩士畢業。

從1997年起,到2016年,一直在華電國際十里泉發電廠從事計劃、節能、市場以及環保等工作。2017年1月,任副總經濟師兼市場營銷部主任,負責電力市場、供熱市場和經濟活動分析工作,協助經營廠長抓好經營管理工作。2021年3月起,任副總經理、工會主席、總法律顧問。2004年、2007年,兩次獲得“全國電力可靠性管理先進個人”稱號。多次被評為廠級“先進工作者”、“特殊貢獻者”、“優秀共產黨員”。2020年,榮獲山東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廠級“先進工作者”榮譽。

 

【訪談背景】

在完成能源保供任務的基礎上,華電國際十里泉發電廠統籌推進“開源節流、增收節支、提質增效”工作,剔除煤價上漲因素影響,近年來,全廠利潤和效益資產穩中有升。其原因在于:一是優發電量措施有力。合理安排電量計劃,積極拓展市場用戶,以利潤管控為基點,每日測算單臺機組邊際貢獻,兼顧能源保供的同時,努力爭取機組最佳負荷方式。二是燃料保供堅強有力。成立電煤保供工作專班,廣泛開辟煤源,在華電山東區域率先發運新疆煤,取得晉陜蒙保供煤61.4萬噸。加強燃料全過程規范化管理,加強摻配摻燒,探索摻燒貧煤并取得成功。三是成本管控全面加強。

尤其在煤炭漲價、火電轉型之際,華電國際十里泉發電廠供熱發展穩步向前,對外供汽能力大幅提升。同時,正以新能源項目為契機,努力實現供熱發展、轉型發展的新突破。


橫下心來考大學

現在已是棗莊人

 

【口述內容】

杜新法:我家在濟寧,原來是農村孩子,沒出來過。到棗莊,等于進了大城市。棗莊這二十多年,變化還是蠻大的。

我出生在濟寧市嘉祥縣老僧堂鄉杜家村,弟兄三個,我排行老二。上學的時候,農村的環境比較差,尤其是咱弟兄比較多,經常吃不飽飯。那時候,農村孩子考學是唯一的出路。我第一年考大學,沒考上,復讀一年。當時在玉米地里施肥,一米高的青紗帳,玉米葉子落在身上火辣辣的疼,真是火辣辣的疼啊。這件事對我很有觸動,到現在我都記得。那時候我就橫下心來,必須得考學,要不考學你就在這里,一輩子就在農村了,你就得干這個活兒。包括我們的班主任,也說你必須復讀。第二年,我以嘉祥一中全校第六名的成績,考入了山東工業大學。

我剛進廠的第一天,正好下著大雨。當時誰也不認識,我們人事部的一個職工,她在那接待大學生,就在那個門口,給我打了一把傘,并且跟我說:“你是濟寧的啊?我是單縣的,咱是老鄉!”哎呀,這一下子很近乎了,她還幫我把行李拿到了單身宿舍。這是我接觸的十里泉電廠第一位同事,叫時圣娟。

進廠以后,看到那么高的煙囪,我們雖然實習過,但是沒看到這么大的廠,五臺125機組,再加上正在建設的兩臺30萬機組,是比較大的電廠了。

那時候福利還不是太好,我剛工作的時候,一個月也就400塊錢。到了第二年,定崗以后,稍微拿得多一點,但是跟農村相比,肯定好多了啊。隨著電力行業的發展,職工的待遇等各方面都上升了。從廠史中我看到一些資料,建廠的時候,腳下就是一片丘陵,一片茅草地,底下全是石頭。幾十年過去了,十里泉電廠的變化還是蠻大的。

現在我也常以這些經歷鞭策我的孩子。我就一個女孩兒,正在上高中。我大學畢業后到棗莊工作,一轉眼就20多年,早已經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棗莊人。

 

【歷史現場】

杜新法1997年8月從山東工業大學電廠熱能動力工程專業畢業,分配到棗莊十里泉電廠。從農村一腳跨進“大城市”棗莊,從此扎下根來。到電廠,先后做過機組運行值班、節能辦公室報價、運行部調度科報價,并一度借調到華電集團公司生產運營部從事安全、可靠性管理工作。這期間,為了提升自己,他還利用工余時間復習,考上了山東大學能源動力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動力工程。畢業后,杜新法回到了電廠,又分別在不同的崗位鍛煉學習。可以說,對電力市場管理、節能管理、供熱管理、工程招投標管理等領域已經非常熟悉。為此,杜新法感慨地說:知識改變命運。如果沒有電廠這一大舞臺,能夠把所學與大生產相結合,就談不上個人能力的提高。電力行業是發展經濟的基礎支撐性產業,組織程度極高,對人才的要求也很高。特別是新能源產業的興起,多方面的知識儲備就尤顯得重要。


增大技改投入

完成供電、供熱、供氣任務

 

【口述內容】

杜新法:1997年,我剛進廠的時候,廠里兩臺30萬機組正投產試運營。之后,我們超過了100萬千瓦,達到160萬千瓦的裝機總量。為積極響應電力行業“上大壓小”的政策,當年我們又上了兩臺66萬千瓦機組。目前全廠裝機總容量是212萬千瓦,總共五臺機組,一臺140MW機組,兩臺300MW機組,兩臺660MW機組。在山東,我們電廠排在火力發電的第六位,在我們華電山東公司排名在第三位。電廠主要承擔著為棗莊市供電、供熱、供汽的任務,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安全的能源保障。

十里泉電廠建五臺125機組的時候,有三個水源地。一個東水源,是在西王莊鄉;一個是南水源,在嶧城;一個就是我們十里泉水源地。這三個水源地的水都是地下水。隨著人民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地下水不允許開采了。1996年、1997年,我們上兩臺30萬機組的時候,從蒼山會寶嶺水庫,引出來兩條管道,給我們十里泉電廠供水。我們現在的主要水源就是蒼山會寶嶺的那個,是地表水。

我們五臺機組全部實現供熱,總供熱面積3000萬平米。目前我們的實際供熱面積是1400萬平米。供給市中區800萬平米。2019年新建一條往新城區的供熱管線,投資五個億,往新城區供熱,供熱面積目前是600萬平米。我們現在的供熱能力,能覆蓋整個市中區、新城區。

2003年,我到電廠節能環保部工作,對電廠綠色發展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節能環保改造方面,電廠花了很大的代價。原來那五臺125機組,是水膜除塵器。2003年、2004年,我們分別投資4385萬元、5385萬元對6號、7號機組實施電除塵電袋增容改造和脫硫設施增容改造。2013年投入更是達到1.16億元,完成6號、7號機組脫硝改造。改造后,電廠煙塵、二氧化硫、氮氫化物排放濃度均達到山東省地方標準要求。后續投資1400萬元,完成煤場擋風抑塵網建設,有效減少了煤粉顆粒的揚塵,給地方總量減排做出了巨大貢獻。

那時候有一個印象比較深,就是廠區經常落灰塵,天也沒有這么藍。前段時間我統計了一下,近年來,電廠環保投資這塊,將近八、九個億。現在,我們的火電接近燃氣機組的標準,幾乎零排放的標準。

2005年,我們投入8000多萬元,成功地對5號機組實施了秸稈發電技術改造,在全國首次實施秸稈摻燒改造。摻燒20%秸稈,在十四萬的大機組上,我們是第一個嘗試的。一般摻燒秸稈都是在一萬二、兩萬五的機組上,我們的項目填補了國內大機組秸稈發電技術的空白,開創了一個十四萬機組摻燒秸稈的先河,當時各大新聞媒體都有報道。秸稈發電機組設計每年可燃燒秸稈10.5萬噸,替代原煤總量7.5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1500噸,增加當地農戶年創收3000多萬元,同時還減少了農民秸稈焚燒造成的污染。

2009年,棗莊開始搞集中供熱。我們為適應棗莊市集中供熱改造工作的需要,主動承擔起棗莊東城區300萬平方米居民供熱任務,投資3900萬元,對兩臺300MW機組實施了中壓缸連通管抽汽改造。2011年,投資5800萬元,對5號機組進行“低壓缸雙背壓雙轉子互換”循環水供熱改造,改造后機組發電煤耗降低167.4g/kWh,達到1000MW機組能耗水平,供熱面積達到800萬平方米,替代地方小鍋爐140余臺,每年節約標煤4.83萬噸。該技術開創了國內大容量機組“高背壓雙轉子互換供熱”先河,獲得國家專利。

我們十里泉發電廠現在隸屬于華電集團山東公司。華電集團在山東的裝機總量是兩千萬千瓦,有10個火電廠、17個新能源公司。十里泉發電廠去年利稅1.9個億,是棗莊市市中區第一利稅大戶。在棗莊市金融工作會議上,市中區領導在發言中還專門表揚了十里泉電廠為市中區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歷史現場】

2018年9月29日16時,隨著一聲巨響,一陣濃煙過后,棗莊十里泉電廠3號、4號涼水塔在升騰的煙霧中轟然倒下。至此,這兩座曾為魯南地區及棗莊電能立下汗馬功勞的“大胖墩”,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這兩座涼水塔分別于1981年、1982年投產運行,均為雙曲線自然通風塔。早在2007年12月,3號、4號機組因“上大壓小”政策,實施關停,為擴建兩臺600兆瓦級超臨界機組作出了貢獻。

在轉型發展中,十里泉電廠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形成了以電為主、熱電聯產的發展格局。通過不斷的優化調整,僅在2016年,十里泉電廠的裝機規模就突破200萬千瓦,供熱面積突破1000萬平方米,凈資產收益率達到8%,新能源發電比重達到6%,一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發展的發電企業展現在世人面前。


坦言十里泉電廠發展中的困難

把新能源發展作為第一要務

 

【口述內容】

杜新法:坦率地說,十里泉電廠煤炭市場應變能力較弱。我廠地處魯南末端,且非坑口電廠,電煤運距相對較遠,鐵路及汽車運費較高,導致入廠煤價遠高于兄弟單位,新鐵路現已啟用,采購成本進一步增加。此外,我廠長協煤合同量較少,占比僅為全年耗用量的12%,為山東區域最低,長協煤對煤價“壓艙石”作用發揮不明顯。受煤場儲存空間的制約,我廠電煤供應一直以火車運輸為主,少量采購汽車經濟煤種為輔,缺少穩定的汽車優質煤供應渠道,因對火車煤依賴程度較高,導致在當前鐵路運力緊張時期,鐵路發運受阻,容易發生供應緊張的局面,應對煤炭市場變化能力不足。

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火電肯定要慢慢走下坡路,新能源肯定要逐步替代火電,這是一個大趨勢。我們十里泉電廠感到壓力比較大。我們五臺機組目前沒有完全開動,現在運行的只有兩臺66萬大機,14萬、30萬的機組備用時間長。

雖然新能源拓展不確定因素較多,但發展新能源、進行新舊動能轉型勢在必行。為了“碳達峰、碳中和”,作為央企,我們有這個社會責任,積極轉型,轉向新能源的發展。2016年,我們在臺兒莊建了一個風電廠,是10萬的。近年來,我們加強與上級公司和地方政府溝通協調,加快新能源項目和供熱發展,積極推動光伏產業發展。正以濱湖、銀山、魚臺項目為重點,加快推進項目落地。現已完成光伏發電項目資源簽約2100MW,項目備案600MW,發起決策450MW,立項核準150MW,超額完成承包績效指標。其中,濱湖項目施工隊伍已入場開展準備工作,魚臺項目已列入市場化并網項目名單,銀山項目正在履行發起審批程序,沂水縣四十里堡鎮50MW項目已完成項目備案。

現在整個山東電力板塊強勁發展的就是新能源,占到1/3,外電入魯占到1/3,咱所有的統調發電機組占到1/3。下一步,按照國家的政策,新能源要突破1/3,占到50%,然后要到百分之七八十,逐步替代火電。當然這是一個后續的計劃,現在不能影響經濟發展,必須保證咱們的電力供應。我們的壓力大就大在火電逐步要退出市場,由新能源替代。

棗莊市委、市政府提出“工業強市、產業城市”整體規劃,我們十里泉電廠積極響應。陳平書記專門在十里泉發電廠召開了一個招商引資會議,將以打造十里泉電廠產業經濟產業園為主體,在產業園周圍建一個正凱新材料產業園,投資50個億,具體位置就在我們廠的南面或者東面。原橡膠廠要遷出去,這塊地要進行整體規劃,充分利用十里泉發電廠的蒸汽、電、水、粉煤灰,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給招商引資提供優質服務。比如要求我們提供的蒸汽參數必須達到13.7兆帕,溫度是540度,相當于我們鍋爐新蒸汽出來,就要直接給輸送過去。

我們現在有兩個項目,一個在西王莊鄉的一塊空地上。還有一個,前段時間,山東水發集團的領導也跟我們十里泉電廠對接,他們要建造一個建材工業園,大概投資3.5個億,也是利用我們十里泉電廠的粉煤灰,利用我們的蒸汽,利用我們優惠的優質的服務來投資。這兩個項目,都是大項目,也是棗莊市領導招商引資重點抓的項目,對拉動棗莊的經濟發展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目前我們專門成立了發展新能源的班子,電廠主要領導親自抓,我是其中一員。現在新能源的發展是我們創新的第一要務。不光是在棗莊市,其他地方我們也要去發展,去拓展項目。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按照山東省新能源發展規劃,發展風電,發展光伏。

風電這一塊兒,現在發展的大方向是海上風電。而光電,現在國家提倡整縣分布式光伏,就是在農村屋頂上建光伏。現在集中式光伏大概占到30%—35%,分布式光伏大概占到50%。現在分布式光伏整個利用率是比較低的。前段時間我參加過一個講座,他們就說咱的分布式光伏只開發利用了10%。咱可以用到70%,都是分布式,包括首先是咱政府、各大企業廠房要建分布式光伏,在屋頂上建光伏。我現在負責的就是市中區、高新區、嶧城區三個區的分布式光伏開發工作。

 

【歷史現場】

強化政治引領,夯實黨建基礎。“十四五”規劃起步階段,十里泉電廠將恪守“責任、安全、環保”的底線,全面強化增收節支,深化提質增效;全面深化固本強基,提升管理效能。在通盤考慮戰略協同的大格局下,以新能源為重心,提速轉型發展。

訪談中,談到電廠今后的發展,杜新法說:2022年是“十四五”規劃的第二年,隨著疫情趨于平穩,經濟加速恢復,加之國家發改委一系列保供穩價措施,煤炭行情穩中向好,對企業提質增效較為有利。而十里泉電廠現在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比較充足。我廠以“我為職工群眾辦實事”活動為主要抓手,在企業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紀律作風建設、信訪維穩等各方面采取了諸多改革創新舉措,企業歷史遺留問題逐步得以改善,現代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職工干事創業的精氣神進一步提升,內部環境持續向好,對我廠高質量發展形成有力支撐。



采集時間:2021年9月17日

采訪地點:華電國際十里泉電廠

采 集 人:中共棗莊市委黨史研究院





研究成果
棗莊黨史
棗莊史志
電話:0632-8685016
地址:山東省棗莊市光明大道262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632) 8685016
E-mail:zaozhuang@dfz.cn
備案證編號:魯ICP備14011134號
備案信息查詢:https://beian.miit.gov.cn/#/Integrated/index
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2022 版權所有: 棗莊黨史史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