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烈士陵園
滕州市烈士陵園始建于1962年。為進一步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烈士精神,2008年,經山東省委、省政府批準,滕州市委、市政府投資2.6億元,將烈士陵園遷建至大塢鎮仁山風景區。陵園規劃占地面積621畝,建筑面積1.13萬平方米,陳展面積達3萬平方米。在規劃建設中結合紅色旅游景區理念,按照愛國主義教育及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為主體功能,科學布局設計,嚴謹建設方案,主要建有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紀念碑、著名烈士紀念碑亭、英烈園、國防科技教育城和大型兵器陳列廣場等紀念設施,是一所集褒揚、教育、旅游為一體的大型花園式烈士陵園,每年接待前來瞻仰旅游人員達70萬人次。
滕州是山東省建立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較早的地區之一,早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前的1920年,滕籍先進青年學生張世炎在濟南參加了由王盡美、鄧恩銘等人組織的勵新學會。1925年,滕籍進步青年楊蔭鴻、湯美亭等人分別在濟南、曲阜等地參加中國共產黨,受他們影響,滕縣于1929年有了黨的活動。1931年10月,中共滕縣特支正式成立。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魯南抗日根據地的發源地,是對日、偽斗爭的重要戰場。1938年5月21日,在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特委領導下,滕、沛、嶧三縣抗日武裝匯合,在滕縣南塘舉行了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建立魯南人民抗日義勇總隊。這支武裝后編入八路軍一一五師。滕州是抗戰時期著名的臺兒莊大戰序幕戰——滕縣保衛戰的發生地,在戰斗中,國民革命軍第一二二師師長王銘章率4000余名川軍將士與日軍浴血奮戰,堅持激戰三晝夜,終大部分壯烈殉國。滕縣保衛戰為臺兒莊會戰的勝利贏得了寶貴時間。同時,滕縣還是羅榮桓、陳毅、肖華、羅炳輝及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書記郭洪濤等工作戰斗過的地方。全縣先后有10余萬民兵、民工支前,動員8萬余人參軍補充到野戰部隊,100余名干部隨軍南下,為建立新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山東野戰軍第八師師長兼政委王麓水在解放滕縣城戰斗中不幸犧牲,滕縣一度改名為“麓水縣”。保護、宣傳、利用好這些紅色資源,建設好管理好滕州市烈士陵園,對于保護、弘揚、傳承好滕州的革命歷史,意義重大而深遠。
滕州市烈士陵園于2010年7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為“全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2011年12月被國家旅游局公布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2012年被中國科協技術協會公布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7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公布為“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12月被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公布為“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12月被中共山東省紀委、山東省監察廳公布為“山東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2012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2013年4月被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山東省總隊政治部公布為“先進軍事文化實踐基地”,2013年4月被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山東省財政廳公布為“山東省三星級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12月被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公布為“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2015年12月被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公布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5年12月被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公布為“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等多個榮譽稱號,現已成為山東省一流的愛國主義教育、黨性教育、國防知識教育和紅色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充分展示中國航天科技與國防力量的重要窗口。
地 址:山東省滕州市大塢鎮國防路936號
聯系電話:0632—2985838
開放時間:免費全天開放
網 址:http://www.tzlsly.com/

滕州市烈士陵園

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和烈士紀念碑亭

大型兵器陳列廣場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