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革命烈士紀念堂
橫山革命烈士紀念堂位于薛城區張范鎮橫山東側,橫山水庫西岸。
紀念堂現擺放烈士牌位75位(全鎮散葬烈士均立有牌位),老革命干部牌位12位,大部分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犧牲的先烈們,如抗日英雄曹杰(原魯南嶧縣抗日大隊政委),劉景鎮、劉剛父子(原蘇魯支隊司令員,運河支隊營長),其中劉剛被史料稱為“盤腸”英雄。另外還有劉道昂、徐傳世等烈士。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和不甘外侮的民族氣節,時至今日仍在當地廣為傳頌,為廣大群眾所尊崇。部分烈士的簡介如下:
曹杰(1920-1944):男,1937年入伍,1938年入黨。任嶧縣大隊政委,曾參加韓店、賈汪、陶沈等戰役,最后,在級索戰役中不幸犧牲。時年24歲。
劉景鎮(1902-1940):男,1937年入伍,1938年入黨。先任蘇魯支隊營長、后任司令員,1937年與朱道南等同志在鄒塢起義。曾參加嶧城戰役、甘霖阻擊戰、新興追擊戰,在義唐戰役中負傷,隱蔽在田莊養傷,后被叛徒出賣被捕犧牲。時年38歲。
劉剛(1922-1943):男,1939年入伍,1939年入黨,任運河支隊三營長,參加鐵道游擊隊,參加了著名的襲臨城、截火車等戰斗。最后,在古邵戰役中犧牲。時年24歲。
劉道昂(1910-1943):男,1938年入伍,1938年入黨,任蘇魯支隊邊防大隊長,曾參加米山、稅郭、沂南、伏山等戰役。最后,在白山戰役中因掩護大部隊轉移犧牲。時年33歲。
紀念堂建成于1972年,磚瓦結構。1995年被確立為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由于建成時間較長,風雨剝蝕,破損嚴重,已影響到各種紀念活動的正常開展。在市、區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張范鎮積極籌集資金4萬余元,于2006年清明節前夕,完成了對紀念堂的重建。新落成的紀念堂占地800余平方米,規模比原來擴大了1倍,自成院落,整潔肅穆。

橫山革命烈士紀念堂全貌?

橫山革命烈士紀念堂近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