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莊辦事處舊址
八路軍第一一五師運河支隊抗日根據地舊址位于臺兒莊區張山子鎮。
運河支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臺兒莊運河南北的一支抗日武裝,由朱道南倡導創建的山外抗日軍聯合委員會中的孫伯龍部和邵劍秋部,以及由共產黨領導的運河大隊和第十四區隊等部合編而成。1939年底,第一一五師決定將這些武裝合編為運河支隊,孫伯龍為支隊長、朱道南為政治委員。1940年1月1日,運河支隊在今天的薛城區周營鎮正式宣布成立。
運河支隊成立后,轉戰運河南北、微山湖畔,與蘇魯支隊、魯南鐵道大隊、微湖大隊等兄弟部隊密切配合,一起開展抗日活動,開辟了黃邱山套抗日游擊根據地。
黃邱山套在臺兒莊西南23公里處張山子鎮境內,與蘇北搭界。東西狹長8公里,西部南北寬約2.5公里,東部南北寬約4公里,有大小36座山頭相連,綿延起伏。往南12.5公里是隴海鐵路,北去8公里是京杭大運河,素有“山東邊陲,徐州門戶”之稱。黃邱山套抗日游擊根據地亦稱嶧滕銅邳抗日游擊根據地或嶧(縣)南抗日游擊根據地。根據地地跨運河南北,四周有津浦鐵路、隴海鐵路、臨(城)棗(莊)鐵路支線、棗(莊)趙(墩)鐵路支線環繞,北有棗莊煤礦,南有賈汪煤礦,西有利國驛鐵礦和微山湖。因其交通便利,礦產資源和水產資源豐富,加之戰略地位重要,各方勢力在此爭奪十分激烈。
目前,在張山子鎮趙圩子村、丁莊村仍保留抗戰時期留下的運河支隊戰地醫院、被服廠等遺址;在張莊村有日偽軍留下的炮樓等據點;在山上,可以看到營寨、圍墻等駐扎痕跡;紀念設施有丁莊烈士陵園、丁莊村史館以及唐莊村第一一五師運河支隊辦事處舊址等。
2013年10月,第一一五師運河支隊抗日根據地舊址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