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午夜精品在线_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网站_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_邪态动恶图27期gif

 當前位置: 首頁 - 棗莊史志 - 古今名人

 
賈三近
 

  

  賈三近,字德修,號石葵,別號石屋山人,明隆慶進士。

??? 賈氏祖籍山東博平縣,遠祖賈德真為避亂徙家至嶧縣蘭城店西坊上村。賈三近出身仕宦之家。父

親賈夢龍,字應乾,號柱山,素有文才。著有《昨日夢存泮東詩集》、《永怡堂詞》等。祖父賈宗魯,

字希參,號虛室,生性淳厚,學識淵博,年僅三十余,即以貢生歷任安肅縣山海衛訓導、高淳縣教諭、

南陽府儒學教授等職。賈三近便是在其祖父任職南陽時降生(1534年1月13日),并一直在祖父身邊度

過童年。賈宗魯好學不厭,誨人不倦,常常與府學生員們講學論文,“縱橫古今,潛心六藝”。賈三

近深受祖父嚴謹治學態度及詩書繼世家風的熏陶。祖父病故后,賈三近隨父舉家回原籍,并遷至嶧縣

城北關賈家樓。賈三近和弟弟三恕同入縣學就讀,勤苦奮進,凡諸子百家,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官

稗雜說,都一一攻讀。學問博大精深,未至成年就“文聲大起”。每當父輩賢達、學界名流策問,應

對如流。

??? 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賈三近24歲,舉山東鄉試首魁。1568年(隆慶二年),賈三近34歲時,

以博學宏詞一舉成名,高中進士,名次為山東省第一,被選為翰林庶吉士,后授吏科給事中,自此,

開始宦海政治生涯。

??? 賈三近自幼胸懷大志,有政治抱負。一入仕途,即注意興利除弊,嫉恨貪官污吏如寇仇。授吏科

給事中后,更專門“鈔發章疏,稽察違誤”;彈劾權貴,仗義直言,常言人之不敢言,而“所議吏治

民生皆匡濟大略”;痛斥那些橫征暴斂、巧取豪奪的所謂“漁獵貪饕”何所不至,門皂吏胥,相緣為

奸的貪官污吏;無情地揭發那些“蛇蝎之心、豺狼之性”、“用法而曲法”、“殺人以媚人”的極惡

酷吏,對百姓敲骨吸髓的罪惡行徑。犀利而又含蓄地指出當時不少地區兵禍連年,“民力疲敝,田荒

不耕, 谷價昂貴” ,“草根木皮殆盡,人且相食,百姓流離,嗷嗷告困”的主要原因,是地方官吏

“視民為魚肉”,“共剿民命、共吮民脂”,殘民以逞,而所在監司又裝聾作聵日久弊深,至致殃民

禍國。同時,要求革新吏治,指出只重出身,論資排輩,“濫授雜流”,而忽視真才實學的危害。要

求朝廷重視人才和文治。如其在《糾劾極酷有司并翼惡官員以重民命疏》中,激昂陳詞。直言敢諫。

特別提出:“責成實政,勿為繁文”,“不得妄意更革致滋弊端,貽害百姓”。

??? 賈三近在其他奏疏中,不避艱險,不畏權勢,多次大膽指責揭發權貴。賈三近在萬歷元年有奏疏

七道,其中四道是:

??? 1.揭發平江伯陳王謨“貪饕之性,狙獪之才,交納權豪,連姻貴戚,夤緣起用”,三劾其垢穢,

朝廷罷了平江伯的職。

??? 2.給事中雒遵、御史景嵩、韓必顯三人,因彈劾兵部尚書譚論而被降三級調外任,賈三近率領

眾官救援,請朝廷收回成命。

??? 3.朝廷推行海運,因常翻船,賈三近請罷其役,得到允準。

??? 4.隆慶間,肅王縉因行賄襲封了輔國將軍,又復請莊田。賈三近上疏彈劾,縉的打算落空。

??? 1571年,賈三近再遷左給事中,不久,貴陽土司安氏因內部矛盾而舉兵仇殺,隆慶帝命賈三近前

往查處。后因安氏事件平定,中道罷遣。其時,正當宰相高拱擅政,“諸言官多所附離”,而賈三近

“不能從也”。于是,便借此機會上疏辭官,請告家居。出京到達河北內丘,適值任內丘訓導的父親

賈夢龍六十壽誕,賈夢龍亦辭官,父子一同返回故居。

??? 1573年,萬歷帝繼位后,遣使家拜賈三近為戶科都給事中。時高拱已罷官,張居正任宰相,賈三

近常慨嘆:“安有天子耳目臣而趨走相門如白事吏?吾不忍為。”賈三近不畏其權勢,敢于直諫,張

居正“改客禮之”。

??? 1574年(萬歷二年),賈三近升任太常少卿,接著,皇帝“初祀南鄰”,賈三近以官侍祠:賜白

金緋幣,再遷大理寺少卿。

??? 1580年(萬歷八年),賈三近被任命為南京光祿寺卿。此時他雖耿耿赤心,但難以施展抱負,就

又辭官,第二次回到故鄉嶧縣。在五年閑居生活中,雖身離朝廷而心懷國家,常寄興林泉,吟詩作賦,

切磋文章,“耕釣之余,窮郊原,訪耆舊,披古今圖籍”,矢志不移。

??? 1583年,纂修出《嶧縣志》。俟后,嶧縣歷次修志,都以賈氏所修萬歷版《嶧縣志》為范本。

??? 在賈氏修志同年,朝野舉薦,賈三近再次出山,任光祿寺卿。不久又拜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宏

圖得展,心情激奮。到任之初,宣布科條,接見吏民,改革弊政,嚴懲貪污。由于一系列措施,雷厲

風行,政績卓著,朝廷嘉獎。

??? 1586年,山西、河北災荒嚴重。賈三近日夜憂傷,救民心切,屢屢上疏。乞破格蠲恤疏中指出:

“疲黎室如懸磬”,“小民藜藿不充口,短衣不蔽體”,“不破格蠲恤,勢益凋殘,流離轉徙田地荒

蕪,廬舍空虛”,將會導致“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后果。疏中所言災情翔實,“詞肯痛切。上為心

動”,很快獲得朝廷允準。賈三近于是開倉散糧,停征租稅。同時設粥廠千余處,就地賑濟。每天有

22萬男女老幼災民能領到粥。賈三近還命人另設粥廠救濟外省饑民。百姓感激活命之情,家家安設牌

位,每餐必先祝賈氏安康。1587年(萬歷十五年),轉拜為大理寺卿。欽差北上邊塞巡察。這時父母

病重,賈三近上書請告歸省,第三次回到嶧縣。自“西輔歸時,有應得金數千,悉留貯庫,書卷而外

蕭然也”。這種先天下之擾,忘一己之私的精神,人們至今對他念念不忘。

??? 返家后,父母病即好轉,當時其弟三恕也離官歸來。父子吟詩論文,同時常與本邑文人名士或留

連淪浪之畔,或嘯吟仙壇之巔。其間,著有《東掖奏疏》二十篇,《西輔封事》兩篇,還有《滑耀傳》、

《先庚生傳》、《左掖漫錄》、《書韓愈送窮文后》、《煮粥法》、《寧鳩子格言》等。另外還廣設

學田,供給生員,并上疏請求減免地方賦稅。

??? 1592年夏,因寧夏副總兵哮拜據城反叛,朝廷又遣使至嶧縣家拜賈三近為兵部右侍郎,令其平叛,

詔旨連連催促,賈三近以父母年高,上書辭謝。后因背疽發作長逝于家,

??? 終年59歲。朝廷賜金祭葬,營墓于嶧縣(即今嶧城區)東南五里楊莊祖塋。

??? 賈三近墓(鄉里歷來稱為賈督堂林)毀于文化大革命中,破墓后除骨骸外,僅有硯一方。墓志刻

石一通(墓志已經文物部門收藏),大使盜墓者敗興。早年城北九賢祠及賈氏墓前祠堂,尚有殘垣,

今已夷為平地。壇山東腰有一小洞,曾傳為賈氏幼年讀書處。

??? 賈三近一生著作多有散佚,見于賈氏譜載的僅有奏疏、雜文等三十余篇,詩詞、碑記等十余篇。

今人張遠芬在其所著《金瓶梅新證》一書中指出:“《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就是明代嶧縣文學

家賈三近。”





研究成果
棗莊黨史
棗莊史志
電話:0632-8685016
地址:山東省棗莊市光明大道262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632) 8685016
E-mail:zaozhuang@dfz.cn
備案證編號:魯ICP備14011134號
備案信息查詢:https://beian.miit.gov.cn/#/Integrated/index
微信公眾號
Copyright@2022 版權所有: 棗莊黨史史志網